| ||
|
本报讯 (记者 施怡 金于城) 连日来,于维澎和张丽丽这对新婚夫妇的故事经“天天看余杭”推送,牵动了许多人的心。
罹患白血病的张丽丽被家人放弃,于维澎带着爱人在浙一求医,两人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。这几天,网友纷纷解囊捐款,源源不断的爱心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浙大一院余杭院区病房内,各渠道筹集的善款超过40万元。于维澎和张丽丽发出呼吁:“感谢所有人,目前治疗费用已足够,请大家停止捐助!”点开他们在筹款平台的页面,显示的是:求助人已停止筹款。
“我最近总是想起,6月24日我们领证那天,走出民政局时最纠结的就是钱。不敢想象现在,我和丽丽能够如此幸运。”于维澎说着,眼眶湿润了。
从原本只有他们两人,到如今全城市民都为他们加油,于维澎不断地重复着:“我只会说感谢,感谢大家,感谢所有人。”
家人放弃 南下求医
于维澎和张丽丽在山东一家电子厂相识相恋。两人摆过摊、跑过外卖、开过快餐店,日子并不富裕,但从未想过分离。
去年10月,张丽丽回河南老家时检查出急性髓系白血病。家人只在医院待了一天就走了,连夜从山东赶来的于维澎担起了照顾她的责任。张丽丽提了分手,还找了朋友劝说,但于维澎没听。
化疗效果不太理想,医生表示,张丽丽可能最多只能撑三个月。病友群里有人推荐浙大一院,于维澎便带着张丽丽一路南下到浙大一院求医。
过去半年里,张丽丽在浙一又做了4次化疗。可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,已经经不起化疗了。
对于治疗 这张证很重要
大概一个月前,于维澎得知医院上了一个国产靶向药的临床试验项目,那款药正好针对张丽丽的基因型。病友说,类似的药在国外效果很好,也非常昂贵。于维澎告诉张丽丽:“这次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。”
新的问题又出现了:参加医院的临床试验有风险,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家属签字。张丽丽的家人曾转来过2000元钱,钱一到账,联系也断了。要替张丽丽签字,就必须成为她的家人,于维澎决定和张丽丽登记结婚。
张丽丽一开始是拒绝的,她知道,即使吃下了这个药也不一定能活下去,领完证,万一她走了,于维澎怎么办?但拗不过一次次劝说,张丽丽最终答应了去民政局。
走出民政局,于维澎提出拍一张合影,张丽丽同意了。他们即将开始新的治疗,或许是想到不可预测的未来,两人都没有笑。
第二天,主诊医生答复:张丽丽可以去浙大一院余杭院区临床试药了。
为所有支持他们的人活下去
治疗开销巨大,两人已经花光了积蓄,也向亲戚朋友借了个遍。原本于维澎还会在空余时间送外卖补贴家用,但因为张丽丽身体日渐衰弱,出现过皮肤渗血、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等症状,他再也不敢离开张丽丽出去跑单了。这个从不会在张丽丽面前说一个“累”字的铮铮男儿,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潸然泪下。
媒体刊登了他们的故事后,引起了大家的关注,并自发捐款。在这些善款中,有学生“羞涩”的2元转账,也有杭州神秘老板送来的100000元现金,有病友群里自发随的“份子钱”,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的一笔笔转账、一声声加油!
于维澎说,如今他们已经重新提交了骨髓配型的申请,匹配成功后,无论是临床试药还是骨髓移植,张丽丽都会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,为了活下去,为了和于维澎一起好好生活,也为了身后无数给他们加油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