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 (记者 李书畅 通讯员 杨洋) 在司法实践中,一份逻辑清晰、要素齐全的起诉状或答辩状不仅能帮助法官快速把握案件焦点,还能提高诉讼效率,减少不必要的程序延误。
近日,最高人民法院、司法部、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联合印发《部分案件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的通知》,推广使用67类要素式起诉状、答辩状示范文本,为当事人提供精准、规范的诉讼指引。
?这些示范文本采用表格化、要素式设计,将复杂的法律文书简化为勾选项和填空项,当事人只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关键信息即可。
以民间借贷纠纷为例,文本明确要求填写借款金额、利率、还款期限等核心要素,并附有填写实例,避免遗漏关键信息或表述不规范的问题。
目前,余杭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的导诉台、立案窗口等显著位置张贴了电子版文书二维码,扫码即可下载67类示范文本。同时,余杭法院还主动对接区司法局工作会商,邀请律师参与推广,收集实操中的问题,并持续优化文本内容。?立案阶段,法院工作人员会主动向当事人释明示范文本的优势,引导其正确使用。诉服大厅还专门设置了“两状”示范文本指导窗口,解答使用过程中的疑问。庭审中,法官也会引导当事人围绕示范文本列明的核心要素进行举证质证,使诉讼过程更加高效。